7 试验方法


7.1 试验条件
7.1.1 探测介质
7.1.1.1 组成
    探测介质由介质1、介质2和介质3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介质1由砌墙砖和砂浆砌筑而成,介质2由预制板和砂浆砌筑而成,介质3由松木板拼接而成。
7.1.1.2 外形尺寸
    每部分探测介质的外形尺寸应为2m×2m×0.3m。
7.1.1.3 材质及砌筑要求
    探测介质的材质及砌筑应符合以下要求:
    a)砌墙砖应符合GB/T5101的要求;
    b)预制板应符合GB/T14040的要求;
    c)松木板的含水率应为10%~14%;
    d)砂浆及砌筑体工程应符合GB50203的要求。
7.1.2 信标仪
    信标仪模拟呼吸频率的范围为1次/min~60次/min,模拟呼吸幅度的范围为1mm~20mm。
7.2 外观及装配质量试验
7.2.1 外观
    目测检查。
7.2.2 装配质量
    目测及手工操作检查。
7.3 质量
    用精度不低于10g的通用衡器测量探测仪的质量。
7.4 通信控制功能试验
    开启探测仪,操作显示控制终端,检查控制终端与雷达主机的通信状态。
7.5 探测范围设置功能试验
    开启探测仪,操作显示控制终端,检查显示控制终端是否具备设置雷达主机探测范围的功能。
7.6 电量显示试验
    开启探测仪,观察是否具有剩余电量显示功能。
7.7 探测距离范围试验
    探测距离范围测试方法见图1。探测仪与信标仪之间间隔多层排列顺序可调换的探测介质及空气介质,雷达主机架设在探测介质表面中心位置,并紧贴探测介质表面。根据探测仪的最大探测距离L,将信标仪置于雷达主机正前方L远处,将雷达主机分别以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进行探测。
图1 探测距离范围测试方法
7.8 探测张角范围试验
    探测张角范围测试方法见图2。雷达主机与信标仪之间间隔单层介质1及空气介质,雷达主机架设在探测介质表面中心位置,并紧贴探测介质表面。根据探测仪的最大探测张角θ和最大探测距离L,将信标仪置于雷达主机前方θ/2张角方向上L/2远处,将雷达主机分别以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进行探测。
图2 探测张角范围测试方法
7.9 探测距离误差试验
    探测距离误差测试法见图3。在雷达主机正前方最大探测距离L范围内,随机设定10次信标仪在距离l(l≤L)处进行探测,每次探测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差值即为探测距离误差。
图3 探测距离误差测试方法
7.10 定位角度误差试验
    定位角度误差测试方法见图4。在雷达主机正前方用虚线勾勒出的平行四边形范围内,随机设定10次信标仪在角度θ 1(θ 1≤θ)和距离l(l≤L)处进行探测,每次探测角度与实际角度的差值即为定位角度误差。
图4 定位角度误差测试方法
7.11 探测虚报率试验
    按照7.9或7.10的试验方法,共探测10次,设置信标仪未开启却探测到的次数占总探测次数的百分比为虚报率。
7.12 探测漏报率试验
    按照7.9或7.10的试验方法,共探测10次,设置信标开启却未探测到的次数占探测总次数的百分比为漏报率。
7.13 通信距离试验
    在空旷环境下,使用卷尺测量,将显示控制终端置于距离雷达主机不小于100m处,操作显示控制终端,检查雷达主机的各项工作状态。
7.14 连续工作时间试验
    在探测仪电池充满电后,开启雷达主机和显示控制终端并进入探测工作状态,用秒表开始计时,直至雷达主机或显示控制终端停止工作,停止计时并记录时间,该时间即为探测仪的连续工作时间。
7.15 绝缘性能试验
    用绝缘电阻仪对雷达主机外部带电端子与外壳之间进行测量。
7.16 耐压性能试验
    用耐电压测试仪对雷达主机外部带电端子与外壳之间,施加频率为50Hz士0.5Hz、交流电压为500V士5V,历时60s±5s。
7.17 低温试验
    按表2中低温试验条件及GB/T2423.1的规定进行。
7.18 高温试验
    按表2中高温试验条件和GB/T2423.2的规定进行。
7.19 交变湿热试验
    按表2中交变湿热试验条件和GB/T2423.4的规定进行。
7.20 低温贮存试验
    按表2中低温贮存试验条件及GB/T2423.1的规定进行试验。
7.21 高温贮存试验
    按表2中高温贮存试验条件及GB/T2423.2的规定进行试验。
7.22 振动试验
    按表2中振动试验条件和GB/T2423.10的规定进行。
7.23 冲击试验
    按表2中冲击试验条件和GB/T2423.5的规定进行。
7.24 跌落试验
    将探测仪沿X、Y、Z三个轴方向、从0.5m高度各自由跌落到硬质地面一次
7.25 防护性能试验
    探测仪的外壳防护试验按GB/T4208第13章至第14章规定的方法进行。

目录导航